迈向全场景智慧

大咖观点

侯金龙
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
观看视频
“全场景智慧”是面向城市、企业和行业等场景,通过5G、云、AI、计算等ICT技术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创新产生的裂变效应,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,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。
倪光南
中国工程院院士
观看视频
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技术创新来解决,不能靠买、靠换。在应用战略等角度上发力,会令人工智能产生价值,但是要想搭建成熟的全场景智慧应用,在算法突破上需要投入更大的力气。
沈昌祥
中国工程院院士
观看视频
要实现全社会的智能化,安全一定是保底的、一定是支撑的,从技术来讲也是核心的,在安全支撑下建设我们的智能社会,才是唯一的前提。
邬贺铨
中国工程院院士
观看视频
全场景智慧,首先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多方面能融合在一起,比如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等。全场景智慧是技术大融合的结果。
李伯虎
中国工程院院士
观看视频
基于泛在网络,借助新城市服务系统技术与新信息通信技术、新智能科学技术、新系统工程技术等4类新技术的深度融合,才能建成“和谐、安全、高效”城市系统。
安晖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
观看视频
现在国内外都在关注一个词叫做“数字鸿沟”,而全场景智慧可以弥补这种“鸿沟”。希望无论是在城市,还是在乡村,无论是壮年、小朋友和老年人,都可以更好的从这样一个智能化、智慧化发展里面享受红利。
温晓君
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
观看视频
全场景智慧是社会智慧化发展的更高形态,或者说是最终的愿景。社会智慧化发展会有三个驱动要素:技术引领、产业化跟进、围绕场景需求打造市场需求。有了这“三轮”驱动,最终全场景智慧一定会实现。
王晓宁
赛迪顾问数字转型研究中心总经理
观看视频
全场景智慧的趋势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相互融合、相互驯化的一个过程,它其实是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之后,随着技术的发展,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。
5 “ 机 ” 协同,让全场景智慧成为可能
5“ 机 ” 协同
让全场景智慧成为可能

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主旋律,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联接和计算

5G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,计算从单一走向多样性,AI开始进入政企主业务流程,云让算力和AI触手可及

5G、云、AI、计算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,协同创新,加速城市、行业、企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升级

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主旋律,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联接和计算。5G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,计算从单一走向多样性,AI开始进入政企主业务流程,云让算力和AI触手可及。5G、云、AI、计算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,协同创新,加速城市、行业、企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升级。

智能体,政企智能升级参考架构

智能体 政企智能升级参考架构

以云为基础,以AI为核心,通过云网边端协同,构建开放、立体感知、全域协同、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

以云为基础,以AI为核心,通过云网边端协同,构建开放、立体感知、全域协同、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

智慧应用
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体现。通过与客户、伙伴的协同创新,加速ICT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,重构体验、优化流程、使能创新。
  • 城市
  • 交通
  • 企业
  • 科研
  • 能源
  • 网络
  • 金融
  • 工业
  • 低代码/零代码
  • 知识计算
  • 逻辑数据湖
应用使能(ROMA)
观看视频
全云化在线开发,云上云下一键部署,实现新老数据互通,企业应用与技术架构平滑演进。
AI使能(ModelArts)
观看视频
一站式AI开发平台,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和部署模型,管理全生命周期AI工作流。
数据使能(DAYU)
观看视频
通过独创的逻辑数据湖方案,实现数据的物理分布,逻辑统一管理,数据全域共享。
智能交互
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“五官”和“手脚”。它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,让软件、数据和AI算法在云、边、端自由流动。通过边云协同操作系统IEF,智能交互让智能体可感知,能执行。IEF可以对接各种操作系统,例如鸿蒙,让鸿蒙生态也可以方便的接入华为云。
智能联接
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“躯干”,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交互。它实现无缝覆盖,万物互联,以及应用协同、数据协同与组织协同。
智能中枢
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“大脑”和决策系统。基于云基础设施,赋能应用、使能数据、普惠AI,支撑全场景智慧应用。智能中枢的核心是混合云底座和应用使能、数据使能、AI使能三个使能平台;数据作为生产要素,打通全价值链;算力作为引擎,为智能升级提供澎湃动力。
云边端协同操作系统
边缘生态

深圳市与华为共建鹏城智能体

创建数字经济样板城市

智能体正在千行百业探索与实践
华为企业智能体实践
已进入华为11大主业务流程,200个场景应用,包括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供应等
智慧物流
引入AI、大数据、工作协同等技术,提升物流可视水平和过程效率,80%的确定性作业实现自动化,50%的决策业务智能化完成,实现物流端到端一个流的运作,物流效率提升40%。
智慧工程
华为通过AI技术高效高质量完成超过100万+基站的5000万+安装项目的智能质检和审核,每年节省超过600万+人次远程作业指导人力消耗,减少二次上站质检,极大提升年站点作业效率和质检效率。
智慧办公
将智能搜索,图服务,自然语言处理,语音识别等AI技术用于员工的办公场景,实现诸如智能搜人,智能差旅服务,智能会议,智能报销,智能培训,知识搜索与推荐等,辅助19万华为员工高效办公。
智慧园区
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,对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、18个华为园区430万平方米、600万+管理对象的园区分支机构,实现园区的安全管理、访客体验和园区资产的有效管理。

智慧物流

提升物流可视化,提升效率40%00:00:20

智慧工程

站点AI质检,极大提升效率 00:00:23

智慧办公

支撑华为19万员工全场景智慧办公

智慧园区

实现全球18个华为园区智能管理

新闻和资讯
“智能体”是业界共享的技术参考架构,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,需要华为、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创新发展。

云与计算

华为发布智能体,这是业界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提出的系统化参考架构。客户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体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。

云与计算

华为号召共建智能体生态

“智能体”是业界共享的技术参考架构,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,需要华为、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创新发展。

华为在全联接2020发布智能体

这是业界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提出的系统化参考架构,客户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体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。

深圳市携手华为宣布共建鹏城智能体

鹏城智能体将以“数据”为基础,融合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打造数据驱动的、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。

成都市与华为共建蓉城智能体

华为将发挥在5G、云、AI、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,帮助成都市建设成都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和城市智能中枢,通过打造蓉城智能体实现全场景智慧。

南昌携手华为打造洪城智能体

基于5G、云计算、机器视觉、AI等先进技术,构建南昌市政府及社会互通创新型治理与服务体系,实现各类行业智慧应用智能化升级。

中国信通院携手华为发布《新基建蓝皮书》

城市是新基建的关键,城市智能体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框架,把城市打造成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,让城市可感知、会思考、能进化和有温度。

长春与华为合作共建长春城市智能体

华为将发挥在5G、云、AI、机器视觉等领域技术优势和ICT产业链的平台优势,围绕城市治理和城市应用进行联合深度创新,共同打造长春智能体,推动长春走向全场景智慧之城。

福州和华为共建榕城智能体

作为一家在5G、云、AI等数字技术领域积极创新的企业,华为持续助力福州打造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和“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”。

展开更多
收起

将智能体普惠每个城市、行业、企业
与伙伴一起,繁荣生态,做大产业空间,共享产业红利

将智能体普惠每个城市、行业、企业
与伙伴一起,繁荣生态

欢迎一起构建开放的智能体生态,共生、共创、共享,助力行业智能升级

开拓边缘计算产业
全域感知,更多形态,更多数据
智能中枢生态

数字基座

重塑软件与服务产业
催生应用百花齐放,蓬勃发展